最新訂單:
置身司馬遷祠前,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文脈在搏動。我細細察看那坡道石塊深凹下去的足有拳頭深的印跡,我就感嘆司馬遷在后人心目中的沉甸甸的分量,這印跡早已刻在了后人的心上。這祠居山瞻河,在我的心中,有一股不絕的強大的文化之氣從這里噴發(fā)出來,滋養(yǎng)著后人。
置身黨家村民居里,滲透著儒家文化的門楣題字、家訓良言如一浪一浪的潮水漫了過來、如稠密的雨水飄灑下來。我明白這里是文化積淀厚實、文脈充分浸潤之地。隨便抬頭看一眼民居上的題字,都能感受到這里重文崇禮的濃郁氣息來。
置身韓城,我注意到了清代陜西第一位狀元王杰妙對難聯(lián)的趣聞:王杰中了狀元,會稽有一儒生想難為他,讓他出丑。出了“半朝微雨,千珠萬點,灑乾坤之秀氣,潤河之光,湖之光,海之光,一片之光,登岳陽樓,望五百名山,瞻斗、瞻星、瞻日月,德配天地”的上聯(lián)。”并說:“此出句一直對不上下聯(lián),特請王兄賜對吧!”王杰稍加思索后對道:“一介書生,七箴八規(guī),讀圣賢之遺書、中解之元、會之元、壯之元,三次之元、入朝林院,統(tǒng)十八學士、安邦、安國、安天下,道觀古今。”這副對聯(lián)將我的思緒拉伸、拓寬到往昔。
幼時,家父當過老師,對家族的來源興趣甚濃,對家譜來龍去脈很是傾心。父親得知我們家族與韓城的王家有關聯(lián),更有趣的是父親對狀元王杰的故事了如指掌,并常常引以為自豪。父親說的最多的是:王杰當狀元后害怕犯事滿門抄斬、株連九族,故不敢認本家人。
父親的這種興趣指向很有趣,以此教育后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排除有一種強烈的借光心理,不過我卻因此接收到了韓城和王杰的人文信息,這信息就這樣不知不覺種在我幼小的大腦的皮層里。我常自問: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自古江南出才子、出狀元,陜西的韓城出了王杰,韓城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為什么司馬遷出在這塊土地上?這是一個穿過歲月的迷,籠罩在我的心上。
從韓城的土地走過,看看每家門樓的高度、看看門額上門楣的題字、看看黨家村重文焚紙的地方、看看高高的文昌閣,我就知道我自己在文化上的嚴重先天營養(yǎng)不足了,我就感嘆我應該早在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甚至早在四十年前就應該來這個地方親自感受文化氛圍的沐浴。
我在心中默想:為什么這里文化積淀如此深厚?司馬遷能寫出《史記》、王杰能考上狀元、杜鵬程能寫出《保衛(wèi)延安》、師哲能當毛主席的俄文翻譯、黨家村后來考出眾多的大學生、留洋博士......這條文脈鏈、人才鏈究竟是怎樣的傳承影響關系?韓城作為“中國三大文化名城”背后究竟蘊藏著多少動人的文化故事?我在用心探測。
韓城門楣的題字文化氣息濃厚:“父子御史”、“進士第”、“太史第”、“黃堂第”等,顯示的是其家的功名;“和致祥”、“務為仁”、“謙受益”、“積善居”、“篤敬”以及“永吉慶”、“平為福”、"讀耕第”、“詒謀燕翼”等顯示信仰和理想的追求。
韓城的家訓名言彰顯當?shù)厝说奈幕非?,這些話語雕刻在廳房歇檐兩側(cè)山墻上:“至樂莫如讀書,至善莫如教子,寡智可以習靜,寡能可以節(jié)勞”;“無益之書勿讀,無益之話勿說,無益之事勿為,無益之人勿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等等。我在為公殉職的村支部書記郭孝義所在的東英村見到了這樣的門楣題字“惠迪吉”,當時不解“迪”之意,我就感到了自己的特別無知。后來明白這是大禹的話語,意思是順著圣人的思想方可吉祥、昌盛。意思雖然弄明,但我卻愈發(fā)佩服這里文化的厚重了。
韓城文脈,一種造福后人的文脈,一種開啟心智的文脈,一種補鈣充血的文脈,一種文化引力的文脈!
旅游信息
司馬遷祠
地址:陜西省韓城市南10公里芝川鎮(zhèn)的韓奕坡懸崖上
開放時間:全年 08:00-18:00
公共交通:
在韓城市普照路、黃河大街、南關等地可以直接搭乘旅游公交前往,直達司馬遷祠景區(qū),旅游公交大概每10分鐘一趟。
外地自駕:
從西安繞城高速上京昆高速(G5),行駛182.2公里左右,從芝川/G108出口下高速(經(jīng)芝川收費站),上G108國道,大概500米左右即可到達 。
黨家村
地址:陜西省渭南韓城市東北西莊鎮(zhèn)
開放時間:全年 08:00-16:00
自駕線路:
上繞城高速-走閻良方向-澄城-大荔-合陽-韓城下高速,下高速往北走路邊會有路標引你去韓城黨家村。
公交線路:
韓城客運總站坐發(fā)往下峪口的車,10分鐘一班,走108國道,在黨家村入口處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