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日月山位于青海湖東側,初唐時名為赤嶺,海拔最高點為4877米。日月山歷來是內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因山體呈現紅色,古代稱為“赤嶺”, 藏語稱“尼瑪達娃”,蒙古語稱“納喇薩喇”,即太陽和月亮之意。
早在漢、魏、晉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轄區(qū)的前哨和屏障,至唐代時因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線而使其戰(zhàn)略地位最為突出。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后,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離親人和家鄉(xiāng)越來越遠了,文成公主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她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里看到母親。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著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面容。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稱之為日月山。
另有一種版本,相傳,公元7世紀,以松贊干布為首的吐蕃雅隆部落,兼收了其他部落,在邏些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贊干布被推為贊普。松贊干布傾慕唐王朝繁榮與文明,經常派使者去長安加強聯系,并提出同唐王朝聯姻。唐太宗為了與吐蕃永結友好。欣然答應將自己的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于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指派江夏王李道宗隨同吐蕃王朝使者祿東贊護送文成公主去吐蕃的國都邏些。數月后,當文成公主來到日月山時,站在山巔,西望茫茫草原,回望良田萬頃,不禁觸動了思鄉(xiāng)情懷。她想起臨行前,父王曾贈以黃金制成的日月寶鏡,吩咐她若懷念家鄉(xiāng)時打開寶鏡,便可看到長安景象。于是,公主打開寶鏡,果然見到了“八水繞長安”的美景,長安街市繁華、宮殿巍峨,親人熟悉的臉孔歷歷在目。然而,鏡中所見更令她愁思萬縷、柔腸寸斷,禁不住潸然淚下。可她想起臨行前太宗的一再囑托,想到自己聯姻通好的重任,看到和親隊伍中人們投來的企盼目光,于是,她毅然含淚忍痛將日月寶鏡拋下山谷。公主的淚水流成了河,由東向西匯入碧波萬頃的青海湖。后人為了懷念公主,表達對公主的敬仰之情,把那條由東向西倒流的河流稱為“倒淌河”,就把赤嶺叫做“日月山”。
日月山旅游_青海旅游線路_青海跟團旅游:http://wap.6e7c.cn/index.php/travelroute/getBySubCate/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