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本期“京報調查”,受訪者均為2012年國慶節(jié)期間外出度假的人。
從調查結果看,70.4%的受訪者表示“遭遇了擁堵”,27.6%的受訪者表示“感覺還行,不算很堵”,這就意味著,“擁堵”是大多數外出度假者的共識。
出行之前,就像先了解天氣預報一樣,很多人也會對是否擁堵有所預料,畢竟從近年來的國慶假期來看,“擁堵”是常態(tài),不堵是意外。
89.9%的受訪者表示“知道會很堵”,只有一成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會堵”,也就是說,基本上大多數受訪者對假日出行可能遭遇到的“擁堵”是有所察覺的。
問題是,為什么“明知國慶堵,還要湊熱鬧”?
面對這一問題,受訪者首選的原因是“只有法定假日可以全家一起外出度假”(71.1%),其次是“主要是孩子的原因,平時上課沒時間”(35.5%)。
至于很多人預料的出行成本問題,并不占主流,只有不足三成的受訪者(28.0%)表示“高速公路免費了,外出度假更合算”。當然,節(jié)前媒體報道的部分景區(qū)降價,這一因素應該說也不會有特別大的吸引力。
近日,有媒體傳言,針對今年“十一”黃金周出現的問題,全國假日辦建議加快推進帶薪休假制度落實,適時啟動我國黃金周假日旅行機制研究。在不增加原有法定節(jié)假日的前提下,可通過協調和騰挪其他假期和周末,對五一假期進行調整并適度延長,形成多個假期窗口期,讓群眾有靈活的出游時間選擇。
盡管這一傳言,事后得到全國假日辦的否認,但是,從輿論反應看,需要正視民意的反饋與表達,而這也是黃金周假日旅行機制進一步完善的絕佳契機。
國慶黃金周暴露出的問題,或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解決問題,還需看到喧囂表象背后的問題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