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在陜西這塊黃土地上,由于氣候、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陜西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jīng)過匯集稱之為“陜西八大怪”:
陜西八大怪之面條像褲帶
扯面也叫biang-biang面,(現(xiàn)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關(guān)中人所做的biang-biang面和扯面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guān)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松松的。
關(guān)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搟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后,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饑。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里,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