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有人說,在全世界,或許只有中國人有兩個年齡,一個周歲、一個虛歲。虛歲又叫毛歲,是中國傳統(tǒng)的計齡方法;周歲又叫實歲,來自西方。(我國曾有“周歲”一詞,指嬰兒百日——因為它加上懷孕時期大致為一周年,并非指年齡。)中國古人重視含年、月、日和時辰的生辰概念,而西方人重視僅含月、日的生日概念,因此虛歲與生日無關(guān)而周歲與生日有關(guān);在計齡上,中國古人考慮的是正在經(jīng)歷的年份次序(中國人并不考慮已度過的時間,所以“虛歲生下來算一歲是因為算了在娘胎里的時間”是想當然的說法,況且它又說不通為何年底出生的人過了年就算兩歲),而西方人考慮的是已經(jīng)度過的時間長度;再加上中西歷法相異,所以虛歲與周歲的計齡規(guī)則完全不同: 虛歲從一算起,逢新年長一歲,遵農(nóng)歷。 周歲從零算起,逢生日長一歲,遵公歷。(在《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yīng)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要推遲一天計算,只是特殊規(guī)定。) 對于“周歲”是怎么回事,可能一般人還能說得清楚。而虛歲如何“虛”,卻是件很容易讓人迷惑的事情。很多人認為,周歲加一歲得出的結(jié)果就是虛歲。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說法。其實,很多時候,所謂“虛歲”這個概念一般只用于男人,即“男進女滿”,意思是男人按虛歲計算年齡。女人按實歲計算年齡。況且在實際的計算中,虛歲也不僅僅就是周歲加一歲那么簡單。
虛歲的具體計算方法是這樣:一個人一出生就算一歲;如果恰好這人出生在農(nóng)歷年年末,那么不但一出生就算一歲,并且一到大年初一又要加一歲,如此算來,這孩子到了滿實歲一歲時,按虛歲就已經(jīng)是三歲了。
因此,在計算虛歲時,春節(jié)是個特別重要的時間點,每過一個春節(jié),虛歲就應(yīng)該加上一歲。如果一個人的生日是陰歷的臘月中下旬,那這個人還沒有滿月他的虛歲就到兩歲了。那種單純認為虛歲就是周歲加一歲顯然是不完全正確的。
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理解:好些地方把60歲以下叫“生日”,60歲以上稱為“壽辰”;很多地方為什么老人們往往會提前一、兩年過自己的七十大壽、八十大壽,原來過的是虛歲,即俗話說得“做九不做十”,在江蘇不做十還因為在吳語中,十、賊同音,不吉利、不光彩。當然,現(xiàn)在為找機會一家人團聚,兒孫們歡聚開心,可以過上四五次哦。
去西安旅游:http://wap.6e7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