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今天的大唐芙蓉園建于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以“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下面就讓欣欣小編帶你來了解下史書中的大唐芙蓉園吧。
大唐芙蓉園的歷史記載:
西安曲江是中國古代園林及建筑藝術的集大成者,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先河之一。秦時,在此開辟了皇家禁苑-------宜春苑并建有著名的離宮-----宜春下苑。到了隋朝大興城倚曲江而建,隋文帝猜忌多疑又迷信風水,大興城東南高西北低,風水傾向東南,后宮設于北側中部,在地勢上總也無法壓過東南,有人提出應該采取“厭勝”的方法進行破除。如把曲江挖成深池,并隔于城外,圈占成皇家禁苑,成為帝王的游樂之地,這樣就能永保隋朝的王者之氣不受威脅、好在曲江這里有曲水循環(huán)的自然形式,稍加修繕就可成為風景迤儷之所。
開皇3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正式遷入新都。隋文帝惡其曲,覺得不吉利,于是命令高穎(隋文帝宰相)為這個皇家園林更換新名。有一天晚上,高穎忽然想起曲江池中的蓮花盛開,異常紅艷,蓮花雅稱芙蓉,遂擬更曲江為“芙蓉園”。經過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園林的性質出現在歷史舞臺,而且得到了一個新的名稱----芙蓉園。同時它與首都大興城緊密相連,其池下游流入城內,是城東南各坊用水來源之一。
隋煬帝時代,黃袞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種水飾,臣君做飲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飲,把魏晉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觴故事引入了宮苑之中,給曲江勝跡賦予了一種人文精神,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在隋朝芙蓉園的基礎上,唐代擴大了曲江園林的建設規(guī)模和文化內涵,除在芙蓉園總修紫云樓、彩霞亭、涼堂與蓬萊山之外,又開鑿了大型水利工程黃渠,以擴大芙蓉池與曲江池水面,這里成為皇族、僧侶、平民匯聚盛游之地。曲江流飲、杏園關宴、雁塔題名、樂游登高等在中國古代史上膾炙人口的文壇佳話均發(fā)生在這里,唐時的曲江性質大變,成為首都長安城唯一的公共園林,達到了她發(fā)展史上最繁榮昌盛的時期,成為唐文化的薈萃地,唐都長安的標志性區(qū)域,也奏響了中國文化的最強音。“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在唐太宗出現貞觀之治后,其后的高宗、睿宗等朝,園林建設在這里開始有了較大的舉動,奠定了盛唐文化繁榮的基礎。
唐玄宗對曲江進行了大規(guī)模擴建,使其盛況空前絕后,達到了其園林建設的頂點。在皇家禁苑芙蓉園內,玄宗修建了紫云樓、彩霞亭、臨水亭、水殿、山樓、蓬萊山、涼堂等建筑,并建了從大明宮途經興慶宮直達芙蓉園的夾城(長7960米,寬50米)經過唐玄宗的擴建,芙蓉園內宮殿連綿,樓亭起伏,曲江的園林建筑達到最高境界,各類文化活動也趨于高潮。隨著唐末長安城的毀滅,其各種園林建筑也被破壞殆盡,各項文化活動也逐漸沉寂下去,以至于有些最終消逝的無法追尋。曲江----平民聚集游覽的公共園林區(qū),不僅在古都西安發(fā)展史上空前絕后,而且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也絕無僅有。
西安旅游線路_西安一日游:http://wap.6e7c.cn/index.php/travelroute/getByCat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