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始建于明初期的西安城隍廟位于西大街中段路北,占地約 11024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466平方米。西安城隍廟是當時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與北京、南京城隍廟齊名。
城隍廟清雍正元年(1723)毀于大火。同年,川陜總督年羹堯重修。據(jù)史志記載,當年建筑規(guī)模宏大,全國各地城隍廟罕有其比。
當時,城隍廟山門口有座五間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疊,牌坊之下,有鐵獅一對。山門內(nèi)有一條數(shù)百米長的青石甬道直達二門,其間有文昌閣一座。進入二門有一座精巧綺麗的戲樓,戲樓與大殿南北相對,中間場地上是一座氣勢宏偉的木質(zhì)牌樓,樓檐有精美彩繪及陰陽太極八卦圖案。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正中供奉西安都城隍,兩側(cè)配祀判官、牛頭馬面和黑白無常等鬼卒。
各地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位于上海黃浦區(qū),離南京路不遠,有句經(jīng)典的名言——“到上海不去城隍廟,等于沒到過大上海。”相傳明永樂年間 (15世紀初),上海知縣張守約將金山神廟改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城隍廟。1926年重建,殿高4.8丈,深6.33丈,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近百年來,供奉在上海城隍廟大殿中的“三城隍”都是大有來頭的名人。
南京城隍廟
南京城隍廟位于城南內(nèi)橋附近的府西街43號。所有建筑均毀于大平天國時期。清同治三年(1864年)臨時將城南金沙井一處民屋作為江寧府的城隍廟。同治十二年 (1873年)在府西街重建府城隍廟。清代、民國期間廟內(nèi)香火極盛。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拆除建樓,現(xiàn)址尚存兩株古銀杏,高約二十米,依然枝葉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