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曲江是唐長安最著名的風景區(qū)。曲江處少陵原北,此地地形低凹,其西有泉水(名漢武泉)涌出,遂積水成池,號曲江池?!短苾删┏欠豢肌?"龍華寺(在曲江以北)之南有流水屈曲,謂之曲江。”"流水屈曲",因地形屈曲、流水隨物賦形的緣故。曲江及曲江池秦時即有開發(fā),《文遜司馬相如《上林賦》:"臨曲江之洲。"《文遜張揖注:",長也,苑中有曲江之象,中有長洲(水中陸地)也。”漢時為宜春下苑。隋筑大興城,又疏鑿之。唐玄宗開元時,廣為開鑿,引終南山水注入池內,使曲江池水面大為擴大。曲江池水面一半在城內,一半在城外。在城內的曲江池(連同岸上宮殿、亭閣)約占兩坊之地。唐東城內側街坊,考古實測南北五百米強,東西約一千一百米。若按其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為水面的話,則城內水面約在三十萬平方米,相當于七十個足球場那么大。城外水面還要略大于此,城內外相加,水面在七十萬平方米。韓愈詩:“曲江千頃秋波凈,平鋪紅云蓋明鏡。”"千頃"絕非夸大之詞。"天寶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宮臺殿、百司廨署”。杜甫詩:"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當然這是安史叛軍占領長安后的曲江景象。安史亂前,曲江岸邊是一派繁榮、升平景象:"花卉周環(huán),煙水明媚,都人游賞,盛于中和、上巳節(jié)。”安史亂起,曲江周圍建筑遭到破壞,但嗣后繼有修復,雖不如亂前景象,仍然是長安第一游勝之地:
侍從有鄒枚,瓊筵就水開。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來。對酒山河滿,移舟草樹回。天文同麗日,駐景惜行懷。
王維《奉和圣制賜史供奉曲江宴應制》
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林花著雨燕脂濕,水荇牽風翠帶長。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漫焚香。何時詔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旁。
杜甫《曲江對雨》
南山低對紫云樓,翠影紅陰瑞氣福一種是春長富貴,大都為水也風流。爭攀柳帶千千手,間插花枝萬萬頭。獨向江邊最惆悵,滿衣塵土避王侯。
李山甫《曲江二首》其一
菖莆翻葉柳交枝,暗上蓮舟鳥不知。更到無花最深處,玉樓金殿影參差。
翠黛紅妝畫中,共驚云色帶微鳳。簫管曲長吹未盡,花南水北雨蒙蒙。
泉聲遍野入芳洲,擁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漸無路,巢烏乳燕滿高樓。
盧綸《曲江春望》
曲江初碧草初青,萬轂千蹄匝岸行。傾國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輕。瓊鐫狒繞觥舞,金蹙辟邪拿撥鳴。柳絮杏花留不得,隨風處處逐歌聲。
林寬《曲江》
細草岸西東,酒旗搖水風。樓臺在煙杪,鷗鷺下沙中。翠幄晴相接,芳洲夜暫空。何人賞秋景,興與此時同?
鄭谷《曲江》
曲江南岸以上,是芙蓉園(園亦作苑),是唐皇家的游賞之地,有紫云樓、彩霞亭等?;实垩缛撼加谇?,類在此,“中和、上巳節(jié),即賜臣僚會于山亭,賜太常教坊樂,池備彩舟,惟宰相、三使、北省官、翰林學士登焉。”唐人關于曲江的詩極多,這反映了曲江在長安士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游賞、訪春、飲宴,都離不開曲江。曲江詩,一直到唐末僖宗、昭宗時期的喻坦之、羅隱、韋莊、羅鄴、黃滔、秦韜玉等都有?!赌喜啃聲?“曲江池,天祐初因大風雨,波濤震蕩,累日不止,一夕無故其水自竭,自后宮闕成荊棘矣。”"天祐"是唐朝最后一個皇帝哀帝的年號。哀帝在位五年,為朱全忠(溫)所弒。"天祐"與昭宗年號"天復"銜接;也就是說,唐亡,曲江亦亡,《南部新書》的說法似乎太多了宿命論。與《南部新書》作者錢易同為北宋人的張禮在《游城南記》中說:"倚(大雁)塔下瞰曲江,宮殿樂游燕嬉之地,皆為野草,不覺有黍離麥秀之感。"無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水源枯竭,總之,曲江在北宋就已經荒草叢生,永不復往日波光粼粼之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