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訂單:
布達拉宮簡介
布達拉宮在中國西藏拉薩的紅山之巔,有一座舉世聞名的宮堡式古建筑群,這就是建于公元七世紀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為觀音勝地普陀洛迦的梵語譯音,意為觀音慈航以普救眾生。布達拉宮始建于唐代初年松贊干布時。布達拉宮海撥3700多米,布達拉宮占地總面積36萬余平方米,東西長360米,南北寬270米,主樓13層,高117米。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撥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筑。
公元641 年松贊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后,欣喜之余,為公主造了布達拉宮。當年所建的布達拉宮高9層,共有999間宮室,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堂皇壯麗。然而世易時移,布達拉宮飽受雷、電、戰(zhàn)火劫難,歷盡滄桑,破敗不堪,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現(xiàn)在的布達拉宮是十七世紀以來重新修建的。
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筑,就其功能主要分兩大部分,一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動的地方,一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和各類佛殿。
布達拉宮的第一部分主要集中在白宮。白宮始建于1645年,歷時8年,以松贊干布時原有的觀音堂為中心,向東向西修建起一片巨大的寺宇。整個寺宇的墻面被涂成白色,遠遠望去,分外醒目,人們稱之為“白宮”。白宮是布達拉宮最大的殿堂,歷代達賴喇嘛在此舉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動。布達拉宮遠處是起伏連綿的群山,美麗的拉薩河宛如一條緞帶,從天邊飄來。近處是片片田隴阡陌,綠樹村舍,還有古老的大昭寺金碧輝煌的金頂。
布達拉宮的第二部分主要集中在紅宮,紅宮建于1690年,當時,清康熙帝還特意從內(nèi)地派了100余名漢、滿、 蒙工匠進藏,參與擴建布達拉宮這一浩大的工程。紅宮的主體建筑是各類佛堂和達賴喇嘛的靈塔。紅宮中還存有清康熙帝贈送的大型錦帳一對,是布達拉宮的珍寶之一。布達拉宮內(nèi)部精美豪華的裝飾一方面是藏族藝術(shù)的寶庫,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舊西藏貴族與占人口95%以上的農(nóng)奴之間的巨大差別。紅宮主要是宗教活動場所和靈塔祀殿,而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居室和政治活動中心。紅白兩色渾然一體,充分體現(xiàn)了舊西藏政教合一的社會特征。自從白宮落成后,五世達賴喇嘛即由哲蚌寺移居這里,一直到他去世。此后的歷代達賴喇嘛都將布達拉宮作為自己居住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地方,于是布達拉宮成為喇嘛及信教群眾頂禮膜拜的圣地。
300余年來, 布達拉宮作為西藏“政教合一”政權(quán)的中心,收藏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和工藝品,堪稱西藏歷史文化藝術(shù)的博物館。其中50000 多平方米色彩鮮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壁畫是布達拉宮的一絕。布達拉宮的壁畫可分為4類:宗教故事;風俗民情;人物傳記;歷史事件。布達拉宮中還有許多華美精致的卡墊、華蓋、法器、帳幔、錦鍛、金銀器皿,瓷器和石器等,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十分重視對布達拉宮的保護。1961年,國務(wù)院將其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都撥??罹S修。但是,這座雄偉的宮殿在重建后的300多年間一直沒有大修,險情嚴重。 1985年,國務(wù)院決定撥出巨款對布達拉宮進行大規(guī)模的維修,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對古代文物建筑保護投資最大的工程。
1989年10月11日天氣晴朗,布達拉宮法號長鳴,一個名叫堅贊群覺的色拉寺青年喇嘛揮動了布達拉宮維護工程的開工第一鎬。堅贊群覺作為第一揮鎬人由傳統(tǒng)的西藏占卜擇定,他五官端正,父母健在,生肖屬相吉祥。布達拉宮的整個維修過程都嚴格遵守藏民族的傳統(tǒng)習慣和宗教儀規(guī)。在藏漢族工程人員的團結(jié)協(xié)作下,維修工程于1994年9月順利竣工,共耗資5300萬元人民幣。布達拉宮這顆高原明珠,再次發(fā)出奪目的光彩,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前來參觀?,F(xiàn)在,布達拉宮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去西藏旅游歡迎訪問西安康輝旅行社:http://wap.6e7c.cn